
心翔 謝定宇 高雄巿鼓山區華豐街 (近瑞豐夜巿) tonyankh@hotmail.com
目前分類:未分類文章 (518)
- Jun 06 Tue 2017 18:11
2017年新服務(新名片)

- Jan 22 Sun 2017 15:14
關於<祈願>
關於<祈願>
<祈願>方法很簡單,您只要您的善願告訴我,我有空時就會代您向釋迦牟尼福祈願。
如果可以,請一部<慈悲三昧水懺>回家誦個幾回,更能夠增加善願圓滿的機會。
歡喜結緣,緣金可事成付。
- Aug 01 Tue 2017 20:51
關於<夢> : 讓妄念流過不作任何思考
關於<夢> : 讓妄念流過不作任何思考
於<禪定>中練習的一切,可運用於任何生活層面。
你若將<夢>當做是潛意識來的訊息,那就請用您所認為的方法來處
理。
您若將<夢>當做妄念,那就讓妄念流過不作任何思考。
對於有些會<接收>到其他訊息的人,又如何分辨到底<夢>是潛意
識還是外靈的干擾呢?
佛給的處理方法:就將<夢>當妄念,不作任何思考,夢醒後懺悔。
一心向善
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
- Jul 31 Mon 2017 21:02
古老禪師指導的禪定(四)
古老禪師指導的禪定(四)
在<古老禪師指導的禪定(三)>,有寫到:
在<禪定>中,外在來的一切,記憶中的一切,都可能讓我們的意念無法專注在當下。
而不知道那兒來的<境界>,
可以是
看到什麼影像,
聽到什麼聲音,
身體有什麼特別的感受,
鼻子聞到什麼特別的味道,
口中嚐到什麼特別的味道,
不論 出來的 是正面的又或者是怪異的,
一律都讓它流過不作任何思考。
這一切,可能是在某一個時刻,突然被腦子記下來的,只是自己從沒意識到記得這件事。
就靈魂層面,也可能是過去世的記憶,
再以靈魂層面,也可能不是存在自己本身的資訊,換句話說,就是來自外界的訊息。
若想學佛修行,也就要讓這些資訊自然流過流過不作任何思考。
~~~~
若再進一步的談到<這些資訊>,這就又和<心>有關了!
<心>有所執,這些<資訊>也就會化為<境界>,在<禪定>中顯現,甚至會在<生活>中顯現。
此時,不管來的是 你很不想要的境界,
又或者是,你很期待的境界。
一切讓這些境界自然來去,不作任何思考。
於 禪定之後懺悔。
到此,這會是一整個較完整的<禪定>的練習過程。
~~~
因心有執,境界現前,
懺悔執念,澄清己心。
一念天堂
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
- Jul 30 Sun 2017 22:05
心電感應
網友想處理某個人際關係,網友問我:
心電感應有用嗎?
用意念會感召嗎?
就我所知道的部份:
佛法 與 禪,不談 心電感應。
首先要記得:心有一執即眾生。
而 心有所執,也要小心魔擾。
<執>於心電感應,也是<執>,
此時,如果未能釐清,是真的心電感應?
還是因為<魔擾>現前,而成就這心電感應,
那還是不要有心電感應的好。
一個不小心,很可能著魔道
換個說法:魔會用<你真的有心電感應>這件事,讓你著迷,
依佛法而言,被魔迷了,就離佛道遠了。
且心有所執,亦離佛道更遠。
懺悔、除傲
一念佛道
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
- Jul 30 Sun 2017 14:38
誦什麼經,發什麼願吧。。。。
發觀音菩薩願,成觀音菩薩道
發地藏菩薩願,成地藏菩薩道
所以 誦地藏經的行者,願意<地獄不空誓不成佛>嗎?
捫心自問吧…
- Jul 27 Thu 2017 07:38
古老禪師指導的禪定(三)
古老禪師指導的禪定(三)
續<古老禪師指導的禪定(二)>,文末寫到:
甚至可以擴大到:
外在的<影像>、<聲音>、<感覺>、<香味>、<味覺>..等。
記憶中的<影像>、<聲音>、<感覺>、<香味>、<味覺>..等。
甚至,不知道那兒來的<影像>、<聲音>、<感覺>、<香味>、<味覺>..等。(這些可能是從自己內在幻覺創造而來)
所以是對這些種種:一律<都讓它流過不作任何思考>。
~~~
佛法中,由戒生定,定而生慧。
除了持戒生定之外,<禪定>也是協助訓練<定>的方式之一。
在<禪定>中,外在來的一切,記憶中的一切,都可能讓我們的意念無法專注在當下。
而不知道那兒來的<境界>,
可以是
看到什麼影像,
聽到什麼聲音,
身體有什麼特別的感受,
鼻子聞到什麼特別的味道,
口中嚐到什麼特別的味道,
不論 出來的 是正面的又或者是怪異的,
一律都讓它流過不作任何思考。
這一切,可能是在某一個時刻,突然被腦子記下來的,只是自己從沒意識到記得這件事。
就靈魂層面,也可能是過去世的記憶,
再以靈魂層面,也可能不是存在自己本身的資訊,換句話說,就是來自外界的訊息。
若想學佛修行,也就要讓這些資訊自然流過流過不作任何思考。
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
- Jul 26 Wed 2017 06:55
古老禪師指導的禪定(二)
古老禪師指導的禪定(二)
古禪師指導的禪定重點:
於禪坐時,禪坐重點:盤坐,坐挺,閉上眼睛,眼觀鼻,鼻觀心。
閉上眼睛眼球往下觀鼻子又直觀心,
每一呼吸時都知道鼻孔氣的出入而眼球每一秒都觀在心。
呼吸時慢慢吸進至胸部滿滿,
然後呼出時,慢慢出至無法忍受的程度。
腦海裡無論有任何影像都讓它流過不作任何思考,
如影像浮出您做出思考會影響您的定力。
~~~
若再細說時,最常被人詢問的則是,禪坐時所產生的各種<境界>。
注意古老禪師所說的:腦海裡無論有任何影像都讓它流過不作任何思考。
其實,就這句若再延伸出來,可以說成是:
腦海裡無論有任何影像、<聲音>、都讓它流過不作任何思考。
甚至可以擴大到:
外在的<影像>、<聲音>、<感覺>、<香味>、<味覺>..等。
記憶中的<影像>、<聲音>、<感覺>、<香味>、<味覺>..等。
甚至,不知道那兒來的<影像>、<聲音>、<感覺>、<香味>、<味覺>..等。(這些可能是從自己內在幻覺創造而來)
所以是對這些種種:一律<都讓它流過不作任何思考>。
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
- Jul 24 Mon 2017 21:59
頓悟漸修、漸修頓悟
頓悟漸修、漸修頓悟
佛教禪宗一個很有名的公案
其時弘忍有意傳法,命弟子作偈以呈,以檢驗他們的修為。
神秀上座呈偈曰:「身是菩提樹,心如明鏡台,時時勤拂拭,莫使惹塵埃。」弘忍告訴大家應照著這個偈修習,能得大利益。但是私下裡,他告訴神秀,並未開悟,再呈一偈。
惠能聽後亦誦一偈,請人代勞題於壁上:「菩提本無樹,明鏡亦非台,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。」大眾皆驚,弘忍見後,告訴大家並未開悟,將偈子擦乾淨。後來,五祖於三更招惠能秘授《金剛經》,於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大徹大悟。五祖於是傳衣缽,定為傳人。並且囑咐六祖坐船南下,等時機成熟後再弘法,衣缽就到你為止不要再傳了。
~~ 以上摘自維基,在此僅摘要神秀禪師與慧能禪師呈偈的段落 ~~
佛教禪宗六祖慧能大師所做的偈:
「菩提本無樹,明鏡亦非台,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。」
已經寫出了,佛性就在每個人的心中,可說是更加擴大了禪宗<頓悟>的這一宗派。
然而就實際生活面,每個人當然都可以說:我<懂>六祖慧能大師所做的偈~
似乎也間接等於~他悟到了什麼了~
這狀況也很常在,某些人參加了某一個很特別的活動,有了特別的體驗。
通常,就某些層面,或許也可以說:這些人悟到了什麼?
可是,現實的生活中的諸多考驗,很容易又將這些人特別的體驗磨掉,又回歸原狀。
只能說:他們曾悟到了,卻又被生活考驗,磨回原狀了。
如果,他們不執著於自己曾經領悟到了,
而是,再加上神秀禪師的指導(偈):
「身是菩提樹,心如明鏡台,時時勤拂拭,莫使惹塵埃。」
體驗到了,再每天練習、練習、再練習。
讓自己時時保持,曾經驗的最佳狀態,讓自己越來越好。
<頓悟>了,再每天練習、練習、再練習。
讓自己時時保持<頓悟>的狀態,讓自己越來越清。
<頓悟後仍需漸修>
~~~
又或許有些人,從來沒有<頓悟>的經驗,特別的體驗,那也很好。
禪宗六祖大師曾說了:佛性就在自心。
而您只要確認學佛的目標是什麼?
(在我的回答:即然學佛,就是要成佛)
此時,只要依循神秀禪師的提醒:慢慢的修,紮實的修。
或許,一天、兩天、一週、兩週....看來似乎沒什麼變化,
然而,當一直持續下去,久了自然會慢慢到達終點......
<漸修後突然頓悟>
~~~
若問我<悟>到了什麼?
我<悟>到的就是:慢慢的修,紮實的修。
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
謝定宇 高雄鼓山 2017-07-24 21:51
- Jul 23 Sun 2017 18:59
古禪師指導誦持<慈悲三昧水懺>
古禪師指導誦持<慈悲三昧水懺>
佛法修行首要:除五毒<貪嗔疑慢疑>
古老禪師特別提醒:忍辱、懺悔、除傲慢。
在此經典僅推薦<慈悲三昧水懺>乙部。
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
~~~ 幾點補充 ~~~
補充一:坊間的<慈悲三昧水懺>的版本很多,讀音也會有異。請<懺本>時,以您有緣的<懺本>為主,照著誦即可,不做分別想。
補充二:<懺本>內的<某(小字)>可以您的名字代替。
補充三:誦<懺本>前可於桌上放一杯水,此水稱呼懺水,靜水,誦完喝保平安。
補充四:
回向文參考:
請諸佛作主超渡歷代祖先以及祖父母妻女(丈夫)和您前生生世世及今世的冤親債主,以讀誦經文功德回向。
- Jul 22 Sat 2017 20:43
古禪師指導的禪坐法
古禪師指導的禪坐法
禪坐重點:盤坐,坐挺,閉上眼睛,眼觀鼻,鼻觀心。
閉上眼睛眼球往下觀鼻子又直觀心,
每一呼吸時都知道鼻孔氣的出入而眼球每一秒都觀在心。
呼吸時慢慢吸進至胸部滿滿,
然後呼出時,慢慢出至無法忍受的程度。
腦海裡無論有任何影像都讓它流過不作任何思考,
如影像浮出您做出思考會影響您的定力。
結束盤坐之後兩腳伸直從屁股輕拍直到小腿,
腿退麻了方可起立才不致於跌倒。
建議可買布料製成可以洗的囗罩,當成眼罩,
從眼蓋致鼻下,鼻子蓋了會知道呼吸氣的出入。
切記是買口罩而不是眼罩,尺寸各不同一定要買大的。
補充:亦可以<魔術頭巾>來罩住眼鼻,蠻好用的。
2017-07-22 20:39 高雄鼓山
- Jul 22 Sat 2017 20:43
古禪師指導的禪坐法
古禪師指導的禪坐法
禪坐重點:盤坐,坐挺,閉上眼睛,眼觀鼻,鼻觀心。
閉上眼睛眼球往下觀鼻子又直觀心,
每一呼吸時都知道鼻孔氣的出入而眼球每一秒都觀在心。
呼吸時慢慢吸進至胸部滿滿,
然後呼出時,慢慢出至無法忍受的程度。
腦海裡無論有任何影像都讓它流過不作任何思考,
如影像浮出您做出思考會影響您的定力。
結束盤坐之後兩腳伸直從屁股輕拍直到小腿,
腿退麻了方可起立才不致於跌倒。
建議可買布料製成可以洗的囗罩,當成眼罩,
從眼蓋致鼻下,鼻子蓋了會知道呼吸氣的出入。
切記是買口罩而不是眼罩,尺寸各不同一定要買大的。
補充:亦可以<魔術頭巾>來罩住眼鼻,蠻好用的。
2017-07-22 20:39 高雄鼓山
- Jul 17 Mon 2017 20:16
學佛很簡單:行<禮義廉恥>
- Jul 15 Sat 2017 23:27
因為喜歡你
- Jul 15 Sat 2017 22:44
我所知道的<佛>、<釋迦牟尼佛>、<悉達多太子>、<自覺、覺他、覺行圓滿>。
- Jul 11 Tue 2017 22:17
幻象
- Jul 08 Sat 2017 09:44
20170708
- Jul 08 Sat 2017 09:42
20170708 紅塵修行
- Jul 04 Tue 2017 06:53
禪 ~ 此時 此刻
- Jul 04 Tue 2017 06:52
禪 ~ 此時 此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