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喜悅之路涉及看重你自己
並檢視你將時間用在什麼地方
摘錄自生命潛能出版的《喜悅之道》第三章、第二十三、二十四頁。
珊娜雅‧羅曼 Sanaya Roman 著。
王季慶 譯
ISBN : 957-8292-69-4
今天,有一位塔羅牌占卜師,告訴我他近期的感情困擾,主要是這個對象是「他用《吸引力法則》吸引過來的人」。他們分分合合的很多次,他也說他為了對方也做了很多改變,很多妥協,可是當遇到某些狀況時,兩人的感情又會突然僵化。
即然,他提到了《吸引力法則》,那我也以《吸引力法則》為前題詢問他:「這是你要的嗎?」
他開始回答一堆「對方的特質」,以證明這真的是他吸引來的人。
我沈默了。
之後,他又開始沮喪起來,又說了許多兩人的互動。
此時,我又再詢問一次:「這段關係真的是你要的嗎?」
這回,他又告訴了我許多理由,此時,我再度進入沈默。
之後,他詢問我,為什麼問他這些問題?
我說:「如果這真的是你用《吸引力法則》吸引來的對象,那你就要試著接受他。要不然,就要重新審視你們兩個人的關係。如果,覺得這段關係有問題,那你可以思考,是自己要調整慢慢的去適應接納,又或者想辦法引導他改變,要不然只好放棄掉了!」
《吸引力法則》常常提到「要以正向目標」為出發點去設立目標。
《吸引力法則》也常常提到要以「你想要擁有的感覺」去吸引能夠「引發同樣感覺」的人事物。
如果,這位塔羅牌占卜師所吸引來的人事物真的是他要的,那目前我在我眼中看到的是「沮喪」,這是否也意謂著「沮喪」吸引來「沮喪」了?
如果你能理解我上面的描述,那你可能就比較能夠瞭解,我為什麼要將《吸引力法則》與《喜悅之道》搭配在一起了!!
簡單的說:
《吸引力法則》是在告訴我們「你想要擁有的感覺」去吸引能夠「引發同樣感覺」的人事物。
而《喜悅之道》則正好是在訓練我們「如何讓自己擁有喜悅的感覺」,進一步也讓我們「擁有喜悅的生活」。
這不就是一種很巧妙的結合嗎?
生活在喜悅中
定宇
全站熱搜